Lifestyle

The Search for O Sleep - Finding Rest in a Restless World

1 分钟阅读

张医生

October 30, 2025

张医生
Insomnia sleep

寻找那一夜好眠

凌晨三点半,世界一片宁静。家人都已熟睡,沉浸在梦乡中。你看着他们,心里不免有些羡慕——连“好好睡一觉”这种最基本的事情,似乎都成了你无法企及的奢侈。你辗转反侧,望着天花板,从一小时到两小时,希望睡意能悄悄降临……可它始终没有来。等到你终于迷迷糊糊睡着时,闹钟又响了——新的一天开始,你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我明白,这就是失眠的真实写照。

失眠是一种特别难受的状态。它不仅夺走你的夜晚,也消耗你的精神,让身体陷入亚健康。许多人以为失眠只是偶尔睡不好,但长期失眠会带来一连串的健康问题。研究显示,失眠者更容易出现抑郁、焦虑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免疫力下降等症状,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失眠虽然难熬,但并非无法改善。下面这几种方法,也许能帮你找回那久违的安稳好眠。

1)固定睡眠时间

规律的作息是对抗失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、同一时间起床,能让大脑形成“睡眠节律”。久而久之,身体会自然在那个时间点进入睡意状态。
如果你经常晚睡、补觉、熬夜不规律,生物钟就会被打乱,晚上反而更难入睡。试着坚持一到两周,你会发现规律作息真的能帮你“重置”睡眠。

2)冥想,让大脑放松

别低估冥想的力量。美国《JAMA 内科医学》杂志曾发表研究指出,练习正念冥想的人,失眠、抑郁与疲劳症状显著减少。冥想的核心,是让大脑专注于“当下”,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。
当你练习呼吸、专注于身体的感受时,大脑会进入一种平静状态,焦虑减少,睡眠自然变得更容易。每天睡前 10 分钟的静心,就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3)避免白天小睡

午睡看似能弥补睡眠不足,但其实会让晚上更难入睡。白天睡得越多,夜晚身体的睡眠驱动力就越弱。尤其是有失眠问题的人,应尽量避免下午长时间打盹。如果实在太累,可以小睡 15–20 分钟,但不要超过半小时。

4)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屏幕

如果你习惯在床上滑手机、追剧或刷社交媒体,那可能正是你睡不着的原因之一。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体内褪黑激素(melatonin)的分泌,让你的大脑以为“天还没黑”,自然难以入睡。
建议睡前至少一小时放下手机、电脑和电视,改成听轻音乐、读书或做伸展运动,让身体慢慢进入休息模式。

5)控制咖啡因、尼古丁与酒精

咖啡、茶、可乐等饮品中的咖啡因会让大脑保持清醒,其作用可持续数小时,甚至长达 24 小时。
因此,下午以后尽量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,晚上则应完全避免。
酒精虽然能让人一开始昏昏欲睡,但会干扰深层睡眠,使人半夜频繁醒来;尼古丁同样刺激神经系统,也会影响睡眠质量。要想真正睡得好,最好远离这些物质。

结语:让身体重新学会睡觉

与失眠共处确实不易——它让人精神疲惫、身体倦怠,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。但请相信,只要调整作息、减少刺激、学习放松,大多数人都能逐渐恢复自然入睡的能力。
睡眠不是一种奢侈,而是身体与心灵的重启。给自己一点时间,改变一点习惯,也许下一次,当夜色静谧、窗外月光洒进房间时,你终于能放下思绪,沉沉睡去。